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吕茜茜. 荧光光谱法研究几种药物小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西北大学, 2011 .
[2] 唐金艳. 光谱法研究三种药物与BSA的相互作用[D]湖北师范学院, 2011 .
[3] 李娜娜. 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小分子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D]汕头大学, 2011 .
[4] 巩巧玲.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和分子模拟计算[D]温州大学, 2011 .
[5] 李蔚博. 农药(兽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及其分析测定[D]南昌大学, 2011 .
[6] 张琼. 几种抗凝血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 2011 .
[7] 梁晶.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1 .
[8] 康倩倩. 拉曼光谱法研究抗炎药、抗生素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 2012 .
[9] 张璐. 光谱法研究联苯双酯结构类似物与过氧化氢酶、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理[D]郑州大学, 2012 .
[10] 郭建宇. 拉曼光谱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的相互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何西利. 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 2011 .
[2] 杨君. 希夫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3] 周大炜. 药物-蛋白结合作用的HPCE和HPLC法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3 .
[4] 刘雪锋. 几种中药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D]江南大学, 2005 .
[5] 李得加. 血红蛋白与活性氮氧化合物相互作用及其类酶催化机理的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6] 肖尚友. 相互作用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 2006 .
[7] 郝爱军. 5-氟尿嘧啶高分子前体药物及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8] 李颖. 中药有效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 2007 .
[9] 艾小康. 新型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10] 董风英. 含C、N、O配位原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超分子组装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5 条
[1] 王亚俐,王海芳. 光谱法研究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
[2] 刘永春,胡之德.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概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
[3] 刘雯静,袁茂林,付海燕,李瑞祥,陈华. 铑/双膦配体催化均相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催化学报, 2009,(06) .
[4] 姜虹,安普丽,蒋晔.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7,(06) .
[5] 吴惠霞,王则民,杨海峰,章宗穰. 铈(Ⅲ)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表征和循环伏安行为研究[J]电化学, 1999,(04) .
[6] 林翔云. 天然芳樟醇与合成芳樟醇[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07) .
[7] 黄贤智,许金钩,李耀群. 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J]分析化学, 1987,(03) .
[8] 孙伟,焦奎,刘晓云.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J]分析化学, 2002,(03) .
[9] 刘典梅,李舒婷,赵书林. 钡A-偶氮氯膦Ⅲ络合物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J]分析化学, 2004,(02) .
[10] 沈星灿,梁宏,何锡文,王新省. 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构象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 2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