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闫兴贵. 基于红外测温镁合金表面激光熔凝及其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2] 何亚蒂. 固溶掺杂二元镁合金力学性能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3] 王志辉. Ti62421s高温钛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4] 崔瑞乾. 循环蠕变作用下材料寿命估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5] 门向南. TC4三层板结构超塑成形/扩散焊接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6] 刘威. 测绘档案管理系统开发[D]西安科技大学, 2011 .
[7] 周熠颖. 激光熔凝的微观机理及热力学初步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01 .
[8] 刘俊成. γ-TiAl合金激光快凝组织与加热转变组织及其超塑扩散连接研究[D]湘潭大学, 2002 .
[9] 全栋梁. 层板冷却特性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3 .
[10] 张李骊. 钛合金盘件等温成形工艺优化与过程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张彩丽. 合金元素对Mg-Li-X强/韧化作用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2] 杨超. ZrTiCuNiBe大块金属玻璃的冲击波效应研究[D]燕山大学, 2006 .
[3] 管公顺. 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
[4] 付宏志.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Co_2TiAl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
[5] 邓力维. MgSiO_3钙钛矿高温高压状态方程、Fe-S-C熔化研究及相关地学意义[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
[6] 张峰. 层板发汗冷却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
[7] 刘雷. 高温高压下镁橄榄石物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 .
[8] 孙峪怀. 铁的高压物态方程与熔化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8 条
[1] 铁永亮,何照荣. TA2的钨极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工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4) .
[2] 孙庚辰,谈庆明,赵成修,葛学真. 金属厚靶的超高速碰撞开坑实验[J]兵工学报, 1994,(01) .
[3] 刘大响,程荣辉. 世界航空动力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动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05) .
[4] 经福谦. 超高速碰撞现象[J]爆炸与冲击, 1990,(03) .
[5] 陈倩清,唐永刚. TA2钛合金焊接试验研究[J]船舶工程, 2007,(02) .
[6] 蔡建明,李臻熙,马济民,黄旭,曹春晓. 航空发动机用600℃高温钛合金的研究与发展[J]材料导报, 2005,(01) .
[7] 杨忠波,赵文金. 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及氧化特性概述[J]材料导报, 2010,(17) .
[8] 巴德玛,马世宁,李长青. Cr-Si合金钢表面纳米晶热稳定性的研究[J]材料工程, 2008,(08) .
[9] 蔡建明,马济民,黄旭,曹春晓. 高温钛合金中杂质元素Fe的扩散行为及其对蠕变抗力的损害作用[J]材料工程, 2009,(08) .
[10] 李梁,孙建科,孟祥军. 钛合金超塑性研究及应用现状[J]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