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殷志波. 电解喷射小尺寸加工机理分析及装备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 2011
.
|
[2] | 李国宾. 微细金属切削加工过程有限元仿真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
[3] | 贾继欣. 基于盐溶液的微小孔电液束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
|
[4] | 李福玲.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特种加工测试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
[5] | 邓扬明. 基于准LIGA技术制作微齿轮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5
.
|
[6] | 张天鹏. 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基础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
[7] | 吴勃.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D]江苏大学, 2006
.
|
[8] | 周林.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6
.
|
[9] | 杜云芝. 钻削过程的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 2006
.
|
[10] | 谭忠海. 某工具铣床典型切削加工过程仿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孙广毅. 高深宽比微纳结构模拟、加工及应用[D]南开大学, 2010
.
|
[2] | 徐惠宇. 微细电解加工系统及其相关工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
|
[3] | 明平美. UV-LIGA-微细电火花加工组合制造技术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
[4] | 王明环. 微细电解加工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
[5] | 张朝阳. 纳秒脉冲电流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
[6] | 梁运培. 高压水射流钻孔破煤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7
.
|
[7] | 崔景芝. 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基本规律及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
|
[8] | 王新林. 飞秒激光烧蚀金属材料特性与微零件制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
|
[9] | 黄新龙. 若干微电子机械系统研制及相关LIGA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
|
[10] | 张开春. 太赫兹频段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9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 朱泳,闫桂珍,王成伟,王阳元. 高深宽比深隔离槽的刻蚀技术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 2003,(Z1)
.
|
[2] | 庞思勤. 金属切削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兵工学报, 1999,(03)
.
|
[3] | 张辽远,刘尧. 电化学加工微电极的工艺研究[J]兵工学报, 2005,(01)
.
|
[4] | 耿淑杰. 激光技术在微细加工中的应用[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7,(04)
.
|
[5] | 周永璋,丁毅,陈步荣. 不锈钢化学抛光工艺研究[J]材料保护, 2003,(08)
.
|
[6] | 施文轩,张明歧,殷旻,吴志刚. 电射流加工工艺研究和发展[J]电加工与模具, 2001,(01)
.
|
[7] | 罗均
,谢少荣
,龚振邦. 面向MEMS的微细加工技术[J]电加工与模具, 2001,(05)
.
|
[8] | 朱荻. 纳米技术与特种加工[J]电加工与模具, 2002,(02)
.
|
[9] | 李嘉珩,马保吉,范植坚. 光刻胶掩膜微细电化学加工参数的试验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 2004,(06)
.
|
[10] | 彭思平,徐家文,李颖,杨倩. 微细电解加工机理探讨[J]电加工与模具, 2005,(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施文轩,张明岐. 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