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刘宏伟. 苯酚氧化羰基化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2 .
[2] 于文娟. 几个含氮、氧多齿配体配位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及结构表征[D]暨南大学, 2003 .
[3] 毛莉. 超分子化合物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 2004 .
[4] 陈春雪.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3 .
[5] 岳琳. 含氮、氧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 2005 .
[6] 王海英. 基于1,2,4-Triazole和1,3,4-Oxadiazole杂环桥联弯折型有机配体的有机—无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7] 刘妍. 金属-bpdc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5 .
[8] 刘哲. 以吡啶氮氧化物和硫氰酸根为配体的Cu(Ⅱ)、Co(Ⅱ)、Ni(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磁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
[9] 张凤霞. 氮杂芳香环配体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
[10] 方健. 水热条件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D]天津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石鑫. MOCC前体法:荧光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吉林大学, 2004 .
[2] 尹明彩. 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D]武汉大学, 2004 .
[3] 孟祥茹. 氮杂环、二茂铁羧酸构筑的有机—金属多聚物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04 .
[4] 周秋香. 含氮、氧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 2004 .
[5] 李秀艳.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在功能涂料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 2002 .
[6] 王训. 过渡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液相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 2004 .
[7] 谢凤桐. 过渡金属-羟基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8] 李泳. 金属同(异)核簇合物的低温固相合成、结构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9] 周利君. 多氮杂环配体与过渡金属有机酸盐构筑的配合物的研究[D]西北大学, 2006 .
[10] 姜雨生. 功能铀酰—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 条
[1] 郝保红,黄俊华. 晶体生长机理的研究综述[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02) .
[2] 马春宏,王仁章,郭东刚,刘春玲,林雪,徐吉庆. 梯形(phen)Zn—O—MoO_2晶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3] 隋爱香,徐兴玲,唐宗薰. 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多孔配位聚合物[J]大学化学, 2006,(04) .
[4] 李伟,方瑞云. 邻菲罗啉、间苯二甲酸和Ce~(3+)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J]广东化工, 2006,(10) .
[5] 孙为银,费宝丽,舒谋海,唐雯霞,郁开北. 新型一维麻花状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01) .
[6] 李冬梅,李亚丰,邢永恒,王仁章,刘淑清,孙浩然1王铁钢,徐吉庆,邢燕,林永华,贾恒庆. 含柠檬酸配体的钼硫簇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10) .
[7] 陶偌偈,刘宝林,李付安,程延祥,牛景杨. 新型层状异金属配位聚合物{[(CuL)_2Sr(H_2O)·Sr_2(H_2O)_7]·2H_2O·0.5CH_3OH}_n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08) .
[8] 杨建明,温晓燕,吕剑. 含氧芳香族苯环化合物的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 2003,(03) .
[9] 谭迪,杨克儿,佟珊玲,阎雁. 无溶剂微波法合成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锌[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07) .
[10] 申屠宝卿,吴建一,翁志学. 聚合物配位体结构对钴卟啉氧结合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 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