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卢珊. 长岭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2
.
|
[2] | 刘京.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
[3] | 肖兴媛. GIS支持下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03
.
|
[4] | 姚登惠. 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
[5] | 陈建国. 山西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
[6] | 刘勇.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4
.
|
[7] | 张杰. 矿业城市(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
[8] | 梁彦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 2004
.
|
[9] | 张春玲. 西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
[10] | 王晓峰. 陕北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 李遐玲. 艾比湖生态演变趋势和综合治理的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01)
.
|
[2] | 潘竟虎. 近15年来长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03)
.
|
[3] | 葛京凤,黄志英,梁彦庆,滑丽萍.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02)
.
|
[4] | 张百平,姚永慧,朱运海,许娟.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科学基础与初步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 2005,(06)
.
|
[5] | 王秀兰,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 1999,(01)
.
|
[6] | 倪晋仁,李英奎.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J]地理学报, 2001,(05)
.
|
[7] | 李景刚,何春阳,史培军,陈晋,辜智慧,徐伟.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J]地理学报, 2004,(02)
.
|
[8] | 彭建,王仰麟,张源,李卫锋,吴健生,陈大为.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J]地理学报, 2004,(04)
.
|
[9] | 潘晓玲. 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 2001,(04)
.
|
[10] | 史培军,宋长青,景贵飞.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 2002,(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