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解辉. 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研究[D]海南大学, 2011 .
[2] 丁永前. 组培苗微生态环境中CO_2控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3] 马和平. 枸杞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5 .
[4] 马钟丽. 厚荚相思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5 .
[5] 姬明. 黑木相思离体培养与再生系统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
[6] 陈万更. 乳酸发酵枸杞绿茶饮料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7] 周晓鹿. 芦荟的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8] 彭筱娜. 观赏凤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与抗寒突变体的筛选[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
[9] 张东旭. 大豆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E_2基因遗传转化[D]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10] 张春爱. 丰花月季愈伤组织诱导与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崔瑾. 芋(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脱毒快繁体系的构建以及组培苗无糖培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2 .
[2] 徐志刚. 组培微环境与规模化育苗设施环境调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2 .
[3] 王立文. 植物无糖组培中CO_2增施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4] 师晨娟.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木生长及其抗性生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4 条
[1] 张正. 农作物单倍体育种研究概况与思考[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5) .
[2] 曾镭,刘燕.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4) .
[3] 张丽,王静. 十字花科作物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2) .
[4] 何焰,戴雅奇,梁方瑜,甄彧,章永泰,杨贤智. 无糖组培微环境控制技术高新设备的研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2) .
[5] 黄海波,淡明,郭安平,贺立卡.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6] 马慧,张立军,阮燕烨,崔振海.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7] 王亚军,安巍,石志刚,赵建华. 枸杞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
[8] 倪志婧,马文平. 枸杞果醋加工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9] 段丽君,周军,曹有龙,秦垦,罗青,戴国礼,钱春艳. 6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10] 朱文祥,王金荣,李珺,赵秀娟.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