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陈劢卓. 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1 .
[2] 关威. 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3] 刘松珍.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4] 朱小平. 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
[5] 余洪峰.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9 .
[6] 杨军.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
[7] 沈旺迪.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
[8] 高洁.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穆随心. 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2] 席志国. 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赵德淳,王炜敏. 劳动合同违约金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01) .
[2] 董文军. 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 2006,(06) .
[3] 侯玲玲. 劳动者违约金约定禁止之研究[J]当代法学, 2008,(04) .
[4] 董保华. 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J]法律适用, 2008,(04) .
[5] 董保华. 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 2006,(03) .
[6] 钱叶芳. 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度”[J]法商研究, 2007,(03) .
[7] 李娟. 浅析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J]经济论坛, 2003,(17) .
[8] 薛朋. 从法律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 .
[9] 朱广东.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分析[J]中国劳动, 2003,(07) .
[10] 董保华,于海红. 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评析[J]中国劳动, 20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