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雷欢欢. 西藏登山运动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2] 刘昭. 雅鲁藏布江拉萨—林芝段天然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
[3] 杨琨. 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4] 王璐.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收入与耕地保护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5] 高闻宇. 天山中段南北坡冰川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1 .
[6] 王兵. 伊洛河流域农村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 2004 .
[7] 丁文荣. 关于流域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的初步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 2005 .
[8] 贺桂芹. 西藏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湿地保护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9] 程德贵. 步枪在高原山地条件下使用的有关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7 .
[10] 张肃斌.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李巧媛.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
[2] 黄慧萍. 面向对象影像分析中的尺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
[3] 张小燕. 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4] 王东. 青藏高原水生植物地理研究[D]武汉大学, 2003 .
[5] 周月敏. 面向小流域管理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5 .
[6] 樊红芳.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D]兰州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5 条
[1] 刘潮海,丁良福. 天山山区冰川编目的新进展[J]冰川冻土, 1986,(02) .
[2] 焦克勤,姚檀栋,李世杰. 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J]冰川冻土, 2000,(03) .
[3]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 2002,(03) .
[4] 沈永平,王根绪,吴青柏,刘时银. 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J]冰川冻土, 2002,(03) .
[5] 王亚俊,吴素芬. 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环境变化[J]冰川冻土, 2003,(02) .
[6] 刘时银,上官冬辉,丁永建,韩海东,张勇,王建,谢昌卫,丁良福,李刚. 基于RS与GIS的冰川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北侧新青峰与马兰冰帽变化的再评估[J]冰川冻土, 2004,(03) .
[7] 上官冬辉,刘时银,丁永建,丁良福. 中国喀喇昆仑山、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典型冰川变化监测结果[J]冰川冻土, 2004,(03) .
[8] 蒲健辰,姚檀栋,王宁练,苏珍,沈永平. 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冰川的进退变化[J]冰川冻土, 2004,(05) .
[9] 鲁安新,姚檀栋,王丽红,刘时银,郭治龙.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和湖泊变化遥感研究[J]冰川冻土, 2005,(06) .
[10] 车涛,李新,P.K.Mool,许建初. 希夏邦马峰东坡冰川与冰川湖泊变化遥感监测[J]冰川冻土, 20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