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袁园.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2] | 庄咏涛. 渭河临潼断面以上流域非点源总氮负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2
.
|
[3] | 郝艳茹. 小麦、玉米间套复合群体的营养效应及超高产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
[4] | 潘鸿. 贵州威宁草海浮游植物种组变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005
.
|
[5] | 梁常德. 长江寸滩断面以上流域输入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
[6] | 马红萍. 四川省旱坡耕地特征与生产潜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
[7] | 张正翼. 不同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
[8] | 杨淑静. 宁夏灌区农业氮磷流失污染负荷估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
|
[9] | 张强.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 2010
.
|
[10] | 常建智.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0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7 条
[1] |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杜成贵,高学曾,李登海,毛丽华.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Ⅰ.高产玉米的生理指标[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5)
.
|
[2] |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徐庆章,高学曾,李登海,毛丽华.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Ⅱ.氮、磷、钾养分的积累与分配[J]山东农业科学, 1989,(04)
.
|
[3] |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张军,徐庆章,高学曾,李登海.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 Ⅲ.高产栽培途径和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 1990,(02)
.
|
[4] |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张军,徐庆章,高学曾,李登海,毛丽华,姜伟娟.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 Ⅳ.高产玉米的肥料效应[J]山东农业科学, 1991,(03)
.
|
[5] | 耿培,曹国璠,丁飞.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
[6] | 王竹,杨文钰. 不同种植密度对套作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5)
.
|
[7] | 蒯军,王善荣. 气象条件对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
[8] | 卢西旺. 气象条件对泰安市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24)
.
|
[9] | 沙安勤,卞卫东,周有炎,樊宝贵,王洁,刘国林. 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规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07)
.
|
[10] | 丁晓雯,刘瑞民,沈珍瑶.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赵路玥,郭媛,林昌虎,何腾兵. 威宁草海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价[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