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贺前锋. 杜仲中几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测定[D]中南大学, 2004 .
[2] 郑瑞杰. 微生物发酵在杜仲叶胶提取中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3] 赵卉琳. 新疆荒漠盐碱环境放线菌资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4] 张付远. 杜仲叶内胶含量及分子质量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5] 曾青兰. 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和秸秆降解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6] 曲小爽. 高效桔青霉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酶学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 2009 .
[7] 何文广. 杜仲不同器官杜仲胶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
[8] 任钊. 微生物发酵对杜仲胶提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9] 马璐.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10] 赵媛. 褐多孔菌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王海. Sp.E-86菌株高产木聚糖酶机理和吸附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2 .
[2] 何泽超.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1 .
[3] 白洪志. 降解纤维素菌种筛选及纤维素降解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1 条
[1] 朱峰,岳红,祖恩峰,庞维强,李晓银. 新型功能材料杜仲胶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2] 方介人. 杜仲栽培[J]安徽林业, 1996,(04) .
[3] 孙祥龙. 山地杜仲栽培[J]安徽林业, 1997,(03) .
[4] 程海国. 杜仲栽培[J]安徽林业, 2002,(05) .
[5] 童孝茂. 杜仲的栽培技术和开发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0) .
[6] 林建国,王常高,王伟平,胡瑛,蔡俊. 不同诱变方法提高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7] 林英,秦萍,杜志强,张蓓蓓. 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F-UV_(264)产酶条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8] 聂麦茜,刘加昌,朱玉玺,李立伟,田永胜.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分离与CMC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9] 韩佳慧,杨扬,张景来. 利用回归模型比较秸秆利用方式[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06) .
[10] 张育松,陈洪德. 杜仲茶的保健功效及开发前景[J]中国茶叶, 199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