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唐倩. 苯并芘对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11 .
[2] 刘秀. 几种半红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育苗技术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3] 韩静. 几种半红树植物的育苗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4] 肖清铁. 水稻耐镉胁迫的生理响应[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5] 应叶青. 喜树种源试验与叶用园营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6] 杨美娟. 盐胁迫对中亚滨藜营养器官内部结构的影响及其盐囊泡发育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7] 李钠. 菲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基因多样性和菲降解菌多酚氧化酶、GST酶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06 .
[8] 曾聪. 红树植物银叶树的繁殖生态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9] 蒋巧兰. 真红树和半红树体内元素分布及耐盐差异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
[10] 叶文景. NaCl处理下红树植物白骨壤和木榄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与质谱鉴定[D]厦门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严顺平. 水稻响应盐胁迫和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 .
[2] 刘颖. 上海市土壤和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分布特征和源解析[D]同济大学, 2008 .
[3] 庞秋颖. 盐胁迫盐芥和拟南芥的芥子油苷和蛋白质组比较[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4] 王利民. 滨海盐土培肥改良利用技术及植物耐盐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5] 罗文英.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6 条
[1] 孙倩.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3) .
[2] 杨辉,王海霞,李晓军,毛华军,吴海燕,于秀娜,罗宏宇.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3] 陶文琴,许明波,黄丽宜,缪绅裕. 4种红树植物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
[4] 唐景春,孙青.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管理和成本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6) .
[5] 马瑾,邱兴华,周永章,朱彤. 东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6] 褚天锋,刘新保,王淑惠. 玉米缺锌的形态解剖表现[J]北京农业科学, 1986,(04) .
[7] 王雯玥,韩清芳,宗毓峥,贾志宽,丁瑞霞,王俊鹏,聂俊峰,闵安成. 不同叶型紫花苜蓿不同茬次光合效率的差异[J]草业科学, 2010,(05) .
[8] 刘华,舒孝喜,赵银,王锁民. 盐胁迫对碱茅生长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 1997,(01) .
[9] 王锁民,朱兴运,赵银. 盐胁迫对拔节期碱茅游离氨基酸成分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1994,(03) .
[10] 谷颐. 白城地区盐碱生态环境3种植物的结构[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魏魏,尹睿,林先贵,张晶,台培东,占新华.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复合生物修复技术初探[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