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冀晓青. 几株典型赤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王静凤. 重金属在海产贝类体内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2] 吴盛德. DNA甲基化在DEHP诱发隐睾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 2010 .
[3] 王影. 两种绿潮藻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其对黄海绿潮暴发期典型环境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
[4] 孙凯峰. 环境激素壬基酚对枝角类浮游动物的生殖干扰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8 条
[1] 王雷,李凤. 取代芳烃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3) .
[2] 唐功. 活性氧·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之间关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
[3] 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伍育源,马广智. 镉对鲫鱼鳃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03) .
[4] 陈波,林建国,陈清. 水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及其环境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02) .
[5] 张容芳,唐东山,刘飞. 藻类抗氧化系统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12) .
[6] 邹佩贞,张淑玲,易捷仪.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光倒刺鲃胚胎发育的毒性[J]动物学杂志, 2008,(04) .
[7] 黎艳霞,杨俭美. 4种杀虫药剂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毒性和酶活性影响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
[8] 田金,李超,宛立,杜牛,赵海勃. 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 2009,(07) .
[9] 刘慧杰,舒为群.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毒理学效应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19) .
[10] 迟杰,刘华,郎铁柱. 普通小球藻与DBP的相互作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