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田霞. 水稻叶片生理生化性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刘畅. 内源水杨酸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对盐胁迫应答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
[3] 赵贵林. PEG、SA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水稻脯氨酸含量及其代谢酶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
[4] 刘家忠. 干旱预处理诱导的玉米幼苗的交叉适应及其机制[D]云南师范大学, 2000 .
[5] 莫萍丽. 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乙烯利和水杨酸对提高甘蔗抗旱性的效应[D]广西大学, 2003 .
[6] 叶飞. 江苏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7] 苗海霞. 干旱胁迫下6种经济林树种苗期反应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8] 杨芳. 豌豆过氧化氢酶基因在玉米中的转化[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
[9] 武杭菊. 小麦幼苗对干旱、低温逆境交叉适应的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孙海燕. 外源ABA和Ca~(2+)对杨树扦插苗生长的调节效应[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尹黎燕. 微囊藻毒素对高等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4 条
[1] 赵领军,赵善仓. 干旱胁迫下苹果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2) .
[2] 南芝润,范月仙.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3] 程嘉翎,段建丽,王娜,肖龙云.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和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
[4] 户连荣,郎南军,郑科.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7) .
[5] 齐付国,陈明灿,王秀云.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4) .
[6] 陈庆华. 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7] 孙天国,沙伟. 盐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SOD·POD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4) .
[8] 田菁,宋爽.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9] 鲍维巨,方巍,张琪晓,吴菊,李元梅. 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
[10] 刘爱荣,张远兵,叶梅荣,陈登科.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