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朱荣. 纳米硅胶表面双酚A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2010 .
[2] 万乐平. 脒基CO_2/空气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3] 崔哲. 胍类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 2012 .
[4] 张海永. 磁性镁铝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
[5] 杜开峰. 非水体系介孔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D]天津工业大学, 2005 .
[6] 李静雯. SBA-15介孔分子筛制备及其吸附和甲烷存储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7] 陶涛.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及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 2006 .
[8] 王琳. 含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
[9] 宫润欢. AEC三嵌段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导向法合成厚壁介孔材料[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
[10] 张素娟.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D]中国石油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孙成高. 介孔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及其催化应用[D]湖南大学, 2009 .
[2] 李美俊. 氧化锆和掺杂氧化锆物相及其变化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2 .
[3] 郭卓. 介孔功能材料合成和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4] 邸岩. 非离子半氟表面活性剂导向下新型介孔或超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 2006 .
[5] 王秀芳.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 2006 .
[6] 李德凤. 混合表面活性剂合成介孔材料[D]吉林大学, 2006 .
[7] 陈德宏. 介孔材料结构和孔道的可控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和生物分离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 2006 .
[8] 赖小勇. 几种介孔材料的硬模板法制备及其气敏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陈仙子,周真一,金容,张黎明. 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J]山东陶瓷, 2010,(04) .
[2] 秦勇,纪俊玲,么士平,汪媛,彭勇刚. 开关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 2009,(03) .
[3] 熊国兴,夏新瑞,崔巍,缪清,陈恒荣. La_2O_3/碱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性能与结构[J]催化学报, 1993,(06) .
[4] 孙林兵,吴正颖,寇佳慧,淳远,王英,朱建华,邹志刚. 负载型KNO_3固体碱对环戊二烯甲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J]催化学报, 2006,(08) .
[5] 朱建华,王英,淳远. 新型固体强碱KNO_3/Al_2O_3的碱性[J]催化学报, 1997,(06) .
[6] 周仲承,冯坚,成慧梅,张长瑞,高庆福,王娟. 有序介孔材料制备过程中模板剂脱除方法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5,(08) .
[7] 金顶峰,王新庆,金红晓,侯昭胤,郑小明,葛洪良. 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和应用研究[J]材料工程, 2008,(10) .
[8] 徐虹,李延报,陆春华,李东旭,许仲梓. 模板剂去除方法对介孔氧化硅纳米球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03) .
[9] 张海霞,朱彭龄. 固相萃取[J]分析化学, 2000,(09) .
[10] 吴鹏举,杨俊,苏庆德,高芸,朱晓兰,蔡继宝. 加速溶剂萃取快速洗脱印迹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J]分析化学, 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