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张路. 氯苯胺灵对马铃薯贮藏作用效果及残留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2] 刘海金. 马铃薯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3] 王鹏. 马铃薯离体块茎休眠生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4] 吕静. 果实衰老中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生理效应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5] 陈艳乐. 薯蓣酶促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6] 史玮. ~(60)Co-γ射线辐照创造马铃薯突变株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
[7] 张春秋. 马铃薯块茎中类胡萝卜素和酚酸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8] 康朵兰. 马铃薯大西洋块茎在休眠萌发和低温贮藏期的生理生化变化[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
[9] 魏固宁. 宁南山区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殷换弟. 蔬菜种子贮藏寿命机理初探[D]西南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王清. 马铃薯PPO活性变化规律及抗块茎损伤褐化的基因工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2] 苏国兴. 多胺分解代谢在大豆生长发育和耐盐生理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9 条
[1]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 .
[2] 王大平,熊运海. 水杨酸对黄花梨保鲜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 2004,(06) .
[3] 翟广华. 贮藏马铃薯要精心[J]保鲜与加工, 2008,(03) .
[4] 李守强,田世龙,颉敏华,李梅,葛霞,陆磊. 氯苯胺灵在马铃薯中残留及降解动态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 2009,(02) .
[5] 张文明,郑文寅,姚大年,徐秀红,程娜,杨艳洲,潘结才. 草坪草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草原与草坪, 2004,(03) .
[6] 刘晓冬,焦本蒸,刘杉珊,易贺庆,孔德娟,赵广通,高琳,马淑梅. 低剂量辐射效应及辐射的表观遗传学调控[J]辐射防护通讯, 2009,(05) .
[7] 李六林,张绍铃. 多胺在植物花发育中的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 2006,(06) .
[8] 蒲育林,王蒂,王瑞斌. 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微型种薯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8,(02) .
[9] 陶宗娅,邹琦,彭涛,程水源. 水杨酸在小麦幼苗渗透胁迫中的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 1999,(02) .
[10] 赵克俭,路敦柱,万虹,朱诏南,徐珊梅. 苹果的辐射效应和辐射保藏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8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