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常雪刚. 7种鹅观草属(Roegneria)植物耐旱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2] 王雪青. 野大麦盐诱导基因的筛选与克隆[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
[3] 李源. 鸭茅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机理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7 .
[4] 高海娟. 冰草生态生物学及细胞学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5] 吴晓丽.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抗旱生理特性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6] 董建辉. 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氢离子焦磷酸化酶基因EdHP1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7] 张文妤. 西藏野生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的SSR与AFLP标记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8] 李霄. 不同高粱品种抗旱耐盐生理生化响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9 .
[9] 李鹤. 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草坪草在不同时期抗旱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9 .
[10] 景艳霞. 苜蓿耐盐性及不同器官离子分布[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李造哲.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及育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
[2] 王树彦.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_1代的育性恢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3] 刘全兰. 小麦族披碱草属(Elymus L.)的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
[4] 李斯深.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P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克隆和小麦EST-SSR标记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5] 丁雪梅. 松嫩平原肥披碱草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6] 李景环. 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及其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7] 李小雷. 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_1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8] 祁娟. 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9 .
[9] 张春. 小麦族广义披碱草属物种(Elymus L. sensu lato)的分子系统学及细胞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王照兰,杜建才,云锦凤. 披碱草与野大麦的属间杂交及F_1代细胞学分析[J]草地学报, 1997,(04) .
[2] 孙启忠. 优良耐盐牧草——野大麦[J]草与畜杂志, 1996,(04) .
[3] 孙建萍,袁庆华.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05,(12) .
[4] 梁国玲,周青平,颜红波. 聚乙二醇对羊茅属4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J]草业科学, 2007,(06) .
[5] 余玲,王彦荣,孙建华. 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及抗逆性研究[J]草业学报, 1999,(01) .
[6] 袁庆华,张吉宇,张文淑,苏加楷. 披碱草和老芒麦野生居群生物多样性研究[J]草业学报, 2003,(05) .
[7] 黄有总,张国平. 大麦耐盐机理与化控增强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大麦科学, 2003,(02) .
[8] 许兴,郑国琦,邓西平,徐兆桢,刘振荣. 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抗旱抗盐性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5) .
[9] 黎裕. 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01) .
[10] 张岁岐,山仑.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