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 王慧. 茉莉酸甲酯在大豆抗旱适应中保护作用的生理响应[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
|
[2] | 杨卫东. 活性氧对稻瘟菌菌丝体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02
.
|
[3] | 吕静. 果实衰老中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生理效应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
[4] | 邢梦玉. 稻瘟病病程中的病理解剖学及过氧化物酶的细胞化学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3
.
|
[5] | 艾育芳. 甘薯抗疮痂病氮代谢与植物激素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
[6] | 刘艳杰. 制备吲哚乙酸单克隆抗体及分析向重力性反应中乙烯对生长素作用的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
[7] | 王俊斌. 甜菜抗(耐)丛根病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
[8] | 李旻.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5功能分析及甜菜抗病品种的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
[9] | 秦德志. 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品质性状的差异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
|
[10] | 王月明. 河北省大豆品种对SMV的抗性鉴定及感染后的细胞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5 条
[1] | 张树生,胡蕾,刘忠良,何美仙,方勇. 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酶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3)
.
|
[2] | 产祝龙,丁克坚,檀根甲,陈琪,朱圣杰,苏贤岩. 水稻恶苗病菌对不同抗性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1)
.
|
[3] | 刘志文,沙爱华,王英. 活性氧物质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9)
.
|
[4] | 钟丽娟,赵秀香,贾玉才,宋影,吴元华.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内源激素的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5)
.
|
[5] | 刘彧,赵秀兰,李欢庆. 茉莉酸甲酯抑制小麦根生长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4)
.
|
[6] | 董志敏,刘佳,衣志刚. 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5)
.
|
[7] | 张佳娣. 活性氧的信号传导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6)
.
|
[8] | 刘晶晶,邓泽元. 植物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03)
.
|
[9] | 余朝阁,李天来,杜妍妍,魏爽,周娣. 植物诱导抗病性及其信号转导途径[J]北方园艺, 2007,(07)
.
|
[10] | 刘蕾,何聪芬,董银卯,李潞滨,彭镇华. 不同胁迫对美花兰幼苗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7,(09)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 秦学,刘军华,赵文生,陈旭君,彭友良,郭泽建. 一个赤霉素合成酶基因OsGA20ox3调控水稻株高并参与对病原真菌的防卫反应[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
[2] | 武文琦,李旻,韩成贵,李大伟,于嘉林. 影响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4翻译的序列定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
[3] | 邓欣,谭济才. 茶树抗病的生化基础和形态抗性概述[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
[4] | 王妍,田呈明,王永林. 黄栌与轮枝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
[5] | 席德慧,孙歆,徐培州,林宏辉. 两种病毒与烟草互作中的活性氧代谢研究[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