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7 条
[1] 杨晶. 甜菜的抗氧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郭巧玲. 菠萝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0 .
[3] 杜晶晶. 沙棘多糖抑菌、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
[4] 王雪. 小刺猴头液体深层发酵浸膏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5] 刘麒. SRAP在猴头菌属中的菌种鉴定及遗传关系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6] 黄才欢. 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改性研究[D]暨南大学, 2002 .
[7] 崔英俊. 滑菇多糖的抗衰老生物学效应[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8] 韩果萍. 马齿苋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3 .
[9] 吕磊. 大枣多糖的提取分离与脱色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10] 欧阳敏. 黄颡鱼诱食剂及配合饲料实用配方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张巍. 红菇菌丝体培养多糖部分生物活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 .
[2] 陈海霞. 高活性茶多糖的一级结构表征、空间构象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3] 刘红柏. 史氏鲟免疫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
[4] 唐万军. 温度积分及固体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5] 汪海波. 燕麦中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溶液行为及降血糖作用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6] 张继. 沙蒿多糖结构及降血糖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
[7] 王元凤.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及构效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 2005 .
[8] 张晨晓. 泥鳅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9] 李俊丽. 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多糖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10] 丁红秀. 毛竹叶多糖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74 条
[1] 郑立军,沈业寿,季俊虬,李宜明. 桑黄胞内多糖的抗突变和抗氧化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6) .
[2] 于敏,沈业寿. 野生和人工培养蜜环菌菌索多糖含量及免疫活性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3] 沈业寿,陶文娟. 真菌的应用研究——真菌多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4] 曾军,石国荣. 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和原理[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2) .
[5] 李淑秀. 我国食用菌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1) .
[6] 陈彦,谢继锋,金先菊,路国伟. 海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5) .
[7] 吴笳笛,阚国仕,陈红漫,李贺民. 双酶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苦瓜多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1) .
[8] 邹盛勤,陈武.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3) .
[9] 邓超,邬敏辰. 食用菌深层发酵及其多糖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
[10] 徐静娟,邬敏辰,许钢. 茶树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