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霍石磊.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育及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1
.
|
[2] | 李锋. 絮凝剂产生菌及其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 2011
.
|
[3] | 李淑兰.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及后处理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
|
[4] | 黄凯.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和絮凝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 2004
.
|
[5] | 操卫平.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
[6] | 代艳华. 细菌胞外聚合物的合成规律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
[7] | 刘杰. 酸浆法生产绿豆淀粉工艺及性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
[8] | 陶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和工艺的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 2006
.
|
[9] | 赵金. 胶质芽胞杆菌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与絮凝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 2006
.
|
[10] | 甘亮.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1 条
[1] | 颜酉斌,张洪林.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J]北方环境, 2004,(04)
.
|
[2] | 鹿雯. 胞外聚合物EPS对污泥理化性质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05)
.
|
[3] | 叶晶菁,谭天伟.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分离选育及提取鉴定[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
|
[4] | 庄源益,李彤,戴树桂,宋文华. 生物絮凝剂除浊脱色作用的初步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7,(04)
.
|
[5] | 刘翔,黄映恩,刘燕,代瑞华.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
[6] | 游映玖.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和成果[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01)
.
|
[7] | 方亮,张丽丽,蔡伟民. 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提取方法的比较[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03)
.
|
[8] | 倪丙杰,徐得潜,刘绍根. 污泥性质的重要影响物质—胞外聚合物(EPS)[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03)
.
|
[9] | 刘立凡,阮彩群. 糖蜜废液培养微生物絮凝剂及絮凝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08)
.
|
[10] | 赵继红,杨劲峰,王清宁,刘从彬. 微生物絮凝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