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 肖丹娜.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0
.
|
[2] | 陈晓东. 柑橘试管苗种质保存及其microRNA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
[3] | 尚慧. 吉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在不同年份的产量性状比较[D]延边大学, 2011
.
|
[4] | 朴永浩. 苹果梨授粉用花粉的采集、运输及贮藏特性研究[D]延边大学, 2002
.
|
[5] | 刘月学. 枇杷种质离体保存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
[6] | 张兆英. 不同贮藏条件下四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7] | 来滢. 水稻胚乳发育中珠心凋亡与胚乳细胞构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1
.
|
[8] | 谢海平. 竹类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
[9] | 尚晓倩. 芍药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
[10] | 何奇江. 开花及不同栽培措施下雷竹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胡小荣. 几种农作物超干种子保存、生理生化机理和遗传稳定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
[2] | 邵建柱. 苹果等果树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
[3] | 丁兴萃. 早竹衰老开花生理学基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
[4] | 孙红梅. 种子种质保存最适含水量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6
.
|
[5] | 张亚利. 梅花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及其花粉库建立[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
[6] | 王小红. 水竹和慈竹开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
[7] | 郭春燕. 蒙古莸生殖生物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
|
[8] | 林树燕.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
[9] | 林二培. 早竹AP1/SQUA-、REV-、TB1-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与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浙江大学, 2009
.
|
[10] | 樊莉丽. 楸树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5 条
[1] | 王冠球,王庆,张文明,姚大年,樊宏,王慧,汪帆. 液氮超低温保存对小麦种子发芽力与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
[2] | 蔡春菊,刘凤,彭镇华,高健,曹帮华.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
|
[3] | 蒋燕,郝文利,田野. 液氮保存对南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9,(02)
.
|
[4] | 刘燕,周慧,方标. 园林花卉种子超低温保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4)
.
|
[5] | 刘燕,张亚利. 梅花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S1)
.
|
[6] | 邢新婷,傅懋毅,肖贤坦.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06)
.
|
[7] | 王小红,吴红梅. 水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
[8] | 刘丽君,祖伟,张瑞忠. 大豆窄行平播密植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规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
|
[9] | 唐传核,杨晓泉,彭志英. 大豆皂甙最新研究概况[J]大豆科学, 2001,(01)
.
|
[10] | 万超文,邵桂花,吴存祥,曹永生,韩天富.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J]大豆科学, 2004,(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袁金玲,傅懋毅,姜景民,肖贤坦,庄金坤,王品华. 几个丛生竹种杂交育种的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