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毛云飞.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及临床疗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王晓晔. 中药结合腹腔镜预防腹膜粘连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4 .
[3] 张立娟. 逍遥舒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
[4] 章辉.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5] 刘先玉.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中医证侯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6] 金楠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证候特征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
[7] 邢海辉. 温和灸灸量不同时间参数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金洵. 慢性便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估量表的研制和考评[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李志更. 基于多种数据分析方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候要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
[3] 王海军.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辨证规范及疗效评价量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
[4] 张海琴. 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1 条
[1] 江琳.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继发性不孕症4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04) .
[2] 顾曼丽,徐华国. 浅谈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4) .
[3] 孙桂臻. 中药热敷下腹部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4) .
[4] 邬浩杰.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5) .
[5] 孙娅琨.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15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 2005,(03) .
[6] 梁茂新,洪治平. 中医症状量化的方法初探——附虚证30症的量化法[J]中国医药学报, 1994,(03) .
[7] 朱文锋. 中医病证规范化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1996,(05) .
[8] 陈家旭,瞿德竑. 中医计量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 1999,(06) .
[9] 傅洁. 清热安冲法治疗月经先期的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 2003,(09) .
[10] 冯俊婵. 中药消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 2004,(08)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小云,许英,秦梨花.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现状分析与临证运用[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