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潘颖珍. 薏人防晒乳防晒功效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 .
[2] 方华. 杏仁蛋白肽制备工艺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3] 杨靖. 林蛙油粗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4] 鲁晶晶. 玉米浸泡水蛋白的提纯、性质研究及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 2011 .
[5] 程道梅. 紫苏抗菌防腐性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6] 李升福. 玉米蛋白水解的研究及其产物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 2002 .
[7] 张呈峰. 白鲢鱼糜制品加工关键工艺及酶解白鲢鱼内脏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8] 王锦燕. 聚合物流变参数拟合及主曲线的生成[D]郑州大学, 2003 .
[9] 王小梅. 光学活性紫苏醇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氧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3 .
[10] 高桂华. 哈士蟆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初探[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杨猛. 水凝胶的结构评价与环境敏感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2] 侯丽丽. 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3] 王春艳. 杏仁短肽制备及其降血压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4] 吴双秀. 高山红景天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和红景天甙的诱导[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5] 张涛.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功能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 2005 .
[6] 王钦富.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抗过敏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06 .
[7] 林琳. 鱼皮胶原蛋白的制备及胶原蛋白多肽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
[8] 樊金玲. 沙棘籽原花色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6 .
[9] 胡新中. 燕麦的酶活性及其食品加工中抑制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王金水. 酶解—膜超滤改性小麦面筋蛋白功能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2 条
[1] 刘淑梅,张煜,孔维国,刘立锋,刘建萍,王峰恩. 色素辣椒种子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0) .
[2] 马寿福,刁治民,吴保锋. 青海青稞生产及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3] 于淑玲,张冬亭. 紫苏的食·药用及其原理[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4] 王高学,姚嘉赟. 哈士蟆油复合药对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1) .
[5] 庄云,马尧. 紫苏子油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6] 马尧,庄云,张瑶.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7] 严赞开. 二氢杨梅素的分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8] 刘昭明,黄翠姬,孟陆丽,黄娟娟,巫俊良. 核桃蛋白中性蛋白酶水解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9] 常彩萍,申少斌,宋玉民. 辣椒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
[10] 彭小平,熊劲松. 我国紫苏产业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肖井雷,姜大成. 东北不同地域产哈蟆油的质量评价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8 .
[2] 李宜平,张晋纲,赵国翔,邓明鲁. 哈蟆油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3] 丁淑敏,魏忠宝,李媛媛,张辉. 哈蟆油活性组分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4] 谢君,潘存霞. 紫苏籽提取物在肉鸡日粮中使用效果研究[A]全球肉鸡产业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会刊[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