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王汉坤. 水分对毛竹细胞壁及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孙剑. 玉米根茬结构和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的摩擦学性能[D]吉林大学, 2011 .
[3] 朱栗琼. 杉木无性系材性变异研究[D]广西大学, 2003 .
[4] 童方平. 湿地松纸浆与建筑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2 .
[5] 邹明宏. 枫杨生长规律与材性变异及不同环境下材性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6] 徐朝阳. 杂种鹅掌楸材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7] 王珲. 构树生长与材性研究[D]贵州大学, 2006 .
[8] 庞宇. 相思木材材性及其制漂白化机浆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
[9] 黄艳辉. 杉木木材微纤丝角及其与力学性质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刘霞. 两种柑橘体细胞杂种砧木资源与主要砧木类型根系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张超波. 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2] 刘唐兴. 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机理及栽培因子和倒伏的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3] 王戈. 毛竹/杉木层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4] 余雁. 人工林杉木管胞的纵向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5] 张松丹. 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综合决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6] 张振宇. 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薄膜力学性能纳米测试与表征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
[7] 陈广胜.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材质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
[8] 宋维峰. 林木根系与均质土间相互物理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9] 刘秀萍. 林木根系固土有限元数值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6 条
[1] 汪克来,蔡键. 竹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2] 卢伟东,李贤军. 马尾松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9) .
[3] 冯利群. 4种灌木材微纤丝角及其变异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7) .
[4] 张述银. 辽东栎木材解剖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7,(02) .
[5] 徐有明. 油松木材管胞纤絲角的变异及其与解剖、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关系[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9,(02) .
[6] 江泽慧,费本华. 长江滩地不同品系杨树木材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结晶度变异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2,(04) .
[7] 黄盛霞,马丽娜,邵卓平,周学辉. 毛竹微观构造特征与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2) .
[8] 张双燕,王传贵,柯曙华,王大鹏,徐自学. 人工林日本落叶松和日本花柏木材的材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2) .
[9] 赵荣军,程献宝,孙娟,王小青,费本华. 针叶材管胞纵向抗拉强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10] 丁筠,钟鑫,薛平,丁卉. 木纤维改性对聚氯乙烯/木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