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 韩伟. 睡眠脑电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 2005
.
|
[2] | 祝建平. 大鼠迷走背核、孤束核在胃运动及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中的调控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
[3] | 郑秀娟. 大鼠运动行为的自动分析[D]浙江大学, 2006
.
|
[4] | 邵晓卓. 脑机接口中大鼠行为的脑电分析与识别[D]浙江大学, 2006
.
|
[5] | 孙洪兆. 大鼠疑核、迷走背核、孤束核内注射谷氨酸钠对胃运动影响的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
|
[6] | 臧国华. 面向脑机接口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
|
[7] | 程光辉. 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实现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
[8] | 王三强.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
[9] | 王勇. 基于BCI技术的动物机器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6
.
|
[10] | 王娅.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偏瘫辅助康复系统的研制[D]天津大学, 200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 条
[1] | 宋杨,王菲露.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融合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
[2] | 程明,高上凯,张琳.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0,(02)
.
|
[3] | 周颖,王涛,冯焕清,江朝晖. 运动想象脑电的ERD/ERS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04)
.
|
[4] | 徐宝国,宋爱国. 单次运动想象脑电的特征提取和分类[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
[5] | 徐宝国,宋爱国,王爱民. 基于小波包能量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
[6] | 郭帅,何永义. PSoC的动态配置能力及其实现方法[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3,(01)
.
|
[7] | 周宗潭,胡德文,高政,周华平,刘杨. 国际脑计算机接口竞赛介绍及参赛经验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02)
.
|
[8] | 王兆源,周龙旗. 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02)
.
|
[9] | 张仁龙,马文丽,姚文娟,郑文岭,梁斌. 基于小波包变换对脑电信号的分析和处理[J]电子测量技术, 2007,(03)
.
|
[10] | 王永,何庆华,田逢春,徐江,冯正权. 基于FPGA的脑机接口实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 2009,(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