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王会良. 非道路用欧Ⅱ排放单缸柴油机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2] 王凤. 16V240ZJE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D]大连交通大学, 2010 .
[3] 吴旭艳. 重型车用柴油机二级涡轮增压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4] 吴卓键. 柴油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1 .
[5] 胡志林. 柴油机匹配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与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6] 李彦飞. 基于EGR技术路线的重型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 2010 .
[7] 吴乃鹏. 乘用车汽油机强化及节能改进正向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8] 刘秋颖. 柴油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选型与匹配[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9] 苏舒. 基于三维流动模拟和一维动力性能模拟的发动机气道参数化设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10] 沈晓真.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王子玉. 柴油机燃用小桐子油的燃烧过程试验与模拟研究[D]江苏大学, 2011 .
[2] 严春吉. 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 2005 .
[3] 王忠恕. 边界条件对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燃烧的影响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 2006 .
[4] 黄豪中. 柴油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
[5] 刘春明. 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6] 郑尊清. 采用EGR结合DOC实现柴油机低排放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
[7] 张哲. 柴油机大小涡轮三阶段相继增压系统稳态与瞬态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5 条
[1] 张志颖,张遒玮. 车用生物柴油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 2010,(09) .
[2] 何义团,马朝臣,魏名山,朱智富. 二级增压系统压比分配试验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7,(02) .
[3] 何义团,马朝臣,魏名山,朱智富. 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7,(06) .
[4] 后勇,徐福缘,郑锦荣. 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切入点的探究[J]商业研究, 2006,(19) .
[5] 潘朋,颜伏伍,方茂东. OBD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7,(05) .
[6] 阙沛祯,韦为,赵令猛,张先腾. 直喷柴油机燃用纯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8,(03) .
[7] 周爱萍. 生物柴油的研究和生产[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8,(02) .
[8] 李锦,许建昌,马杰,徐达. 我国重型车满足欧Ⅳ/Ⅴ标准的技术路线选择[J]城市车辆, 2006,(05) .
[9] 郝强,朱梅林,何齐渔. 柴油机高压比涡轮增压系统述评[J]车用发动机, 1994,(04) .
[10] 张然治,任继文. 车用发动机增压技术现状及市场预测[J]车用发动机, 199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