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黄亚北. 新喹诺酮药物普卢利沙星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 2010 .
[2] 高晓艳. 药物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 2011 .
[3] 陈国华. 药物分子与主体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
[4] 肖素芳.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生物分子的电分离分析[D]青岛大学, 2004 .
[5] 李海南. 嗪草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延边大学, 2005 .
[6] 汪纪仓. 猪可食组织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多残留的HPLC法和GC-MS/MS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7] 高小龙. 鸡可食组织和蜂产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检测的HPLC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8] 曾艳.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研究和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
[9] 白洁. 牛血红蛋白的电化学研究及信息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
[10] 李道金.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孙艳涛. 药物小分子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0 条
[1] 赵长庆,钱彬彬,蔡跃娟,张玉忠. 利用电化学及光谱方法研究环丙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2] 戴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乳膏的含量[J]安徽医药, 2004,(01) .
[3] 王亚俐,王海芳. 光谱法研究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
[4] 孙元喜. 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及其分析应用[J]武陵学刊, 1997,(03) .
[5] 杨万兴,向明凤. 人体血浆中奥硝唑的HPLC测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12) .
[6] 杨翔,陈代璋,方勤方,郭颖,熊明,张迎春,卢晓英,韩勇. 纳米碳管分离提纯技术[J]地学前缘, 2000,(02) .
[7] 陈丽佳,吴伟明.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浓度[J]儿科药学杂志, 2006,(04) .
[8] 高鹏,张成孝. 金属-吡啶偶氮类试剂配合物的极谱研究 Ⅰ.钴(Ⅱ)-3,5-Cl_2-DMPAP-盐酸羟胺-氨水体系[J]分析化学, 1988,(05) .
[9] 赵敬中,孙德志,刘道杰. 铟(Ⅲ)-茜素红体系的吸附伏安法[J]分析化学, 1996,(01) .
[10] 李景虹,程广金,董绍俊. 自组装膜技术在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分析化学, 199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