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 刘家乐.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安徽大学, 2011
.
|
[2] | 李亚飞. 基于脑电信号的假手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
.
|
[3] | 谷艳蕾. 基于运动想象和alpha波的脑机接口及虚拟漫游系统[D]浙江大学, 2012
.
|
[4] | 蔡新波. 基于脑电信号的电动轮椅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
.
|
[5] | 高扬. 基于脑电Alpha波的脑-机接口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 2004
.
|
[6] | 祝建平. 大鼠迷走背核、孤束核在胃运动及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中的调控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
[7] | 陈骞. 基于脑电Alpha波的BCI电视遥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
|
[8] | 彭博.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生物电信号的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
[9] | 郑秀娟. 大鼠运动行为的自动分析[D]浙江大学, 2006
.
|
[10] | 邵晓卓. 脑机接口中大鼠行为的脑电分析与识别[D]浙江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6 条
[1] | 黄漫玲,吴平东,殷罡,刘莹.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11)
.
|
[2] | 程明,高上凯,张琳.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0,(02)
.
|
[3] | 周颖,王涛,冯焕清,江朝晖. 运动想象脑电的ERD/ERS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04)
.
|
[4] | 王兆源,周龙旗. 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02)
.
|
[5] | 张仁龙,马文丽,姚文娟,郑文岭,梁斌. 基于小波包变换对脑电信号的分析和处理[J]电子测量技术, 2007,(03)
.
|
[6] | 王荣博,侯朝焕,陈栋,李晓敏. 基于EZ-USB FX2LP的高速数据传输接口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
.
|
[7] | 王永,何庆华,田逢春,徐江,冯正权. 基于FPGA的脑机接口实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 2009,(04)
.
|
[8] | 杨立才,李佰敏,李光林,贾磊. 脑-机接口技术综述[J]电子学报, 2005,(07)
.
|
[9] | 徐婷. 信号频率测量的DSP实现[J]电子质量, 2011,(11)
.
|
[10] | 何庆华,彭承琳,吴宝明. 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