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杨益民. 叶绿素a荧光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大学, 2011 .
[2] 王瑞. 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CC脱氨酶基因acdS的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3] 张启迪. 阿维菌素在鲟鱼体内生物富集与生物消除规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4] 陈巧莲. 降解甲胺磷菌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5] 马展.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菌群分析和nap基因的克隆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 2003 .
[6] 王金花. 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7] 谢慧. 粗酶和固定化酶对毒死蜱降解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8] 李彦文. 恶唑菌酮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
[9] 王晓. Bacillus Latersprorus DSP菌对毒死蜱的降解、功能定位及其应用基础[D]浙江大学, 2006 .
[10] 解秀平. 有机磷降解菌的分离、降解性能及系统发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燕永亮.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的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2] 方华. 毒死蜱在大棚土壤和蔬菜中的残留特征、土壤生态效应及其控制途径[D]浙江大学, 2007 .
[3] 信欣. 耐盐菌株特性及其在高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 2007 .
[4] 邢厚娟. 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单一及联合暴露对鲤鱼毒理作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8 条
[1] 程燕. 毒死蜱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8) .
[2] 陈秋颖,金彩霞,吕山花,樊颖伦. 兽药残留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
[3] 黄强,吴祥为,花日茂,操海群,汤锋,李学德,岳永德. 农药毒死蜱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2) .
[4] 张蕾,秦智,孙晓君,刘士妤,赵金爽. 腈水合酶产生菌株的固定化载体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5] 王有乐,雷兴龙,王亚变,杨勤. 好氧反硝化菌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6] 刘英霞,常显波,杨启霞. 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
[7] 沈咸军,郝绪春. 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9) .
[8] 岳永德,王如意,汤锋,刘坤.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光催化降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9] 高强,邓灵福,郑永良,熊丽,罗勤,肖文精,刘德立.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03) .
[10] 吴勇勇,吴运军,黄勤安,方骏,宗清文. 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