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孔娟. 芥菜类蔬菜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硝酸银的作用[D]浙江大学, 2002 .
[2] 山红艳. 番茄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特异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2 .
[3] 贾军. 比利时杜鹃扦插繁殖和化学整形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4] 李玉晖. 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5] 李俊强. 银叶杜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3 .
[6] 张宇. 马尾松组织培养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7] 李冬梅. 龙眼体细胞胚胎成熟机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8] 王妍. 福建壳斗科植物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9] 王志强. 小麦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的同工酶谱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4 .
[10] 冯玲玲. 丹参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陈新宏.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2] 席梦利. 杉木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3] 陈金慧. 杂交鹅掌揪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4] 马艳红. 几种小麦族禾草远缘杂交后代育性恢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5] 蔡晓明. 北美一球悬铃木无性系选育及其体胚发生等快繁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7 条
[1] 张桂花,王洪梅,王连祥.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5) .
[2] 赵志文,崔德才. 生物技术在三叶草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5,(02) .
[3] 孙庆春,郑成淑,丰震. 菊花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5) .
[4] 何家海. 珍珠黄杨繁殖栽培[J]安徽林业, 1999,(05) .
[5] 余方来,陈德华,丁魏发. 观赏佳品鱼鳞木[J]安徽林业, 2001,(04) .
[6] 陈华荣,邱加学,苏春华. 鱼鳞木繁殖与培育[J]安徽林业, 2003,(04) .
[7] 李勇,余祖淮. 珍珠黄杨雨季嫩枝扦插育苗[J]安徽林业, 2006,(01) .
[8] 汪秀峰. 植物组织培养“抗褐”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1999,(04) .
[9] 贾文庆,刘会超,姚连芳.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10] 周焕起,黄丽云,范海阔,许小妹. 椰子胚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峰卿,姚甲宝,边黎明,席梦利,施季森.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同步控制[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