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杨轶. 棒状固体热容激光器谐振腔及其热稳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
[2] 沈洪斌. 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相位恢复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刘若凡,沈锋. 曲率波前传感器波前重构算法的研究[J]光电工程, 2005,(10) .
[2] 邓罗根,陈新,鲁长宏. 自适应光学曲率波前传感器的衍射理论及其方案分析[J]光学技术, 2003,(04) .
[3] 习锋杰,姜宗福,许晓军. 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波前曲率传感器的影响[J]光学学报, 2006,(09) .
[4] 习锋杰,许晓军,王铁志,姜宗福. 相位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J]光学学报, 2007,(02) .
[5] 杜春雷,郭履容,郭永康. 菲涅耳型衍射光学元件的研究[J]光子学报, 1997,(09) .
[6] 金德运,茹华一. 激光棒热焦距简易测量方法[J]激光与红外, 1981,(03) .
[7] 房滔,叶訢,王志敏,徐剑秋.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光束质量M~2因子的实时检测技术[J]中国激光, 2006,(05) .
[8] 于永爱,张玲玲,唐前进,付文强,胡企铨. 激光束质量实时测量技术[J]中国激光, 2007,(02) .
[9] 高颖,黄维玲,刘耀兰. 固体激光器热透镜焦距的自适应补偿[J]中国激光, 1999,(03) .
[10] 付汉清,王泰春. 虚共焦非稳腔腔镜倾斜对激光传输的影响[J]计算物理, 2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