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 徐青娜. 基于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有害赤潮藻类信息提取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
[2] | 金鑫. 太湖水体漫衰减特性及光生态环境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
[3] | 郭望成. 基于环境1号卫星的蓝藻水华提取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
[4] | 田春. 巢湖东半湖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 2005
.
|
[5] | 蒙万轮. 重庆郊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
|
[6] | 郜会彩. 湖网调水改善水环境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
[7] | 汤宏波. 三峡库区及武汉东湖甲藻水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
.
|
[8] | 李春青. 汉江“水华”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7
.
|
[9] | 宋李桐. 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
|
[10] | 谢敏. 针对河流水华现象的生态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7 条
[1] | 宋关玲,李伟,丛超,刘朝. 水体磷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
[2] | 任健,商兆堂,蒋名淑,秦铭荣,蒋薇.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
[3] | 李仁全,王明书,孙敏,江华明. 赤城湖指示藻类的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
[4] | 任春坪,钟成华,邓春光,黄程. 三峡库区冬季微囊藻水华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
[5] | 阿依巧丽,曾波,任秋芳,朱智. 模拟季节条件及N·P营养盐对冠盘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
|
[6] | 王娟. 藻类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4)
.
|
[7] | 赵影,王志强,杨志平,黄晓沐. 巢湖浮游藻类定性定量研究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2,(01)
.
|
[8] | 何用,李义天,李荣,甘富万. 改善湖泊水环境的调水与生物修复结合途径探索[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1)
.
|
[9] | 况琪军,马沛明,胡征宇,周广杰. 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2)
.
|
[10] | 谢进金,许友勤,陈寅山,戴聪杰,陈朝阳. 晋江流域水质污染与浮游动物四季群落结构的关系[J]动物学杂志, 2005,(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