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5 条
[1] | 刘学春,彭清才,宋哲,宋云枝,温孚江. 外源DNA导入小麦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2)
.
|
[2] | 支大英,徐春晖,薛哲勇,刘庆忠,姜鸿鸣,夏光敏. 农杆菌介导AFP1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
|
[3] | 刘桂茹,葛淑俊,王静华,郭晓丽. PEG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4)
.
|
[4] | 曾寒冰. 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植株[J]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8,(01)
.
|
[5] | 曹颖,胡尚连,李文雄,刘锦红. 基因枪法导入Bar基因转化小麦幼胚的研究——抗性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的遗传转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
|
[6] | 魏志刚,杨传平,姜静. 植物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5)
.
|
[7] | 刘伟华,李文雄,胡尚连,徐香玲,李集临. 小麦组织培养和基因枪轰击影响因素探讨[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3)
.
|
[8] | 曹新有,李春莲,余玲,任慧莉,陈耀锋.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6,(11)
.
|
[9] | 吕晓依,王竹林,奚亚军,任鹏,刘曙东.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7,(05)
.
|
[10] | 陈金焕,夏新莉,尹伟伦. 植物DREB转录因子及其转基因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 2007,(S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