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杨涓. 川白芷和黑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D]四川大学, 2002 .
[2] 闫忠红. 当归属药用植物的本草学、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
[3] 周志勇. 花生源库关系对产量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4] 吴正锋. 高油玉米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潜力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5] 何英. 花后高温和干旱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 2005 .
[6] 贾蕾. 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下祁白芷的肥料效应及养分积累规律[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
[7] 陈学政. 模拟酸雨对花生的危害及其调控研究[D]广西大学, 2007 .
[8] 朱玉野. 防风抽薹期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7 .
[9] 温国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广西大学, 2008 .
[10] 胡华.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复合系菌剂在秸秆堆肥中的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张保仁. 高温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2] 李谦盛. 芦苇末基质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园艺基质质量标准的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3] 张志梅. 白芷质量性状形成及栽培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4] 张吉旺. 光温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5] 刘霞. 小麦淀粉品质形成机制及其对温光因子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6] 李天. 温光对水稻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2 条
[1] 王淑芬,徐文玲,何启伟,刘继保,张传坤. 春化深度对萝卜抽薹的影响及抽薹过程中GA_3和IAA含量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6) .
[2]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5) .
[3] 李智盛,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霍中洋. 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2) .
[4] 任仲杰,顾孟迪.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 .
[5] 饶辉. 国内外秸秆类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6]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何连生,鲁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7] 张润花,段增强. 不同配比菇渣和牛粪基质的性状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8] 凤良元,鄢顺琴,杨瑞琴,徐兆兰. 五种不同产地白芷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02) .
[9] 崔辉梅,樊新民,舒清. 赤霉素对胡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7,(02) .
[10] 范双喜,谷建田,韩莹琰. 园艺植物高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