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何秋彤. 凉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2] 赵艳. 灵芝关键成分三萜酸的深层发酵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
[3] 叶竹秋. 巴西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
[4] 张亚妮. 产紫杉醇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 2001 .
[5] 孙颉. 灵芝中肽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1 .
[6] 王惠珍. 穗冠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花色素苷积累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
[7] 罗红梅. 莪术细胞悬浮培养,挥发油、多糖分离及其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3 .
[8] 孙佰申. 红曲霉发酵及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4 .
[9] 余素萍. 灵芝深层发酵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4 .
[10] 田春龙. 液态发酵法生产灵芝菌(Ganderma lucidum)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仇燕. 南方红豆杉细胞紫杉醇代谢调节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4 .
[2] 弓晓峰. 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 2006 .
[3] 马礼金. 红芝的深层培养及有效成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8 .
[4] 李斌. 剑麻组织和细胞培养诱导蛋白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8 .
[5] 罗立新. 灵芝菌深层培养及灵芝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6 .
[6] 陈晓梅. 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
[7] 魏明. 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动力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
[8] 胡晓丹. 紫苏中次生代谢物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及性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9] 王晓宇. 葡萄酒抗氧化活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1 条
[1] 朱欣婷.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
[2] 王帮武,杨新林,张利刚,孙智杰,徐建兰. 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01) .
[3] 黄书铭,杨新林,黄健,吴建华,徐建兰,朱鹤荪.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05) .
[4] 欧阳杰,武彦文,王晓东,赵兵,王玉春.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5) .
[5] 刘建华,张志军. 灵芝多糖提取与应用现状[J]保鲜与加工, 2003,(03) .
[6] 李荣芷,何云庆. 灵芝抗衰老机理与活性成分灵芝多糖的化学与构效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1,(06) .
[7] 林志彬. 灵芝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及其意义[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2,(04) .
[8] 林志彬. 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05) .
[9] 张钟,高智谋. 微波辅助野生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优化[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6,(02) .
[10] 邬龄盛,陈霖. 玉灵菌茶研究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 2001,(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周月琴,杨晓彤,杨庆尧. 灵芝三萜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