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 杨彦光. 三种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试验及其效果对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
[2] | 王小雪. 玉米简化高产施肥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3] | 陈凤艳. 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缝隙式排种器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4] | 何磊. 茬地免耕精量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与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1
.
|
[5] | 赵金. 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6] | 禹精达. 传动轴扭矩测量技术及精度分析[D]中北大学, 2012
.
|
[7] | 贾铭钰. 免耕播种机镇压装置的试验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D]中国农业大学, 2000
.
|
[8] | 刘汉涛. 2BQM-2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排种装置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
|
[9] | 吴会军. 豫西黄土坡耕地保护耕作对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
[10] | 侯建筠. 重庆市典型岩溶区的土壤肥力特征[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赖庆辉. 链式纸钵育苗甜菜自动高速移栽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
[2] | 夏连明. 玉米精量播种机关键部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
[3] | 张晋国. 带状粉碎免耕播种机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1
.
|
[4] | 廖庆喜. 免耕播种机防堵与排种装置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5] | 蒋金琳. 玉米免耕播种机切茬挖茬装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
[6] | 刘立晶. 一年两熟地区全程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
[7] | 郑华平.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04
.
|
[8] | 袁月明. 气吸式水稻芽种直播排种器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
[9] | 辛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1
.
|
[10] | 包文育. 东北垄作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研究与整机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 2009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0 条
[1] |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 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6)
.
|
[2] |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2)
.
|
[3] | 张宇,刘恩才,于海秋,张丽娟,衣莹.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温和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2)
.
|
[4] | 陈君达,王兴文,李洪文. 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体系与免耕播种技术[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3,(01)
.
|
[5] | 陈君达,李洪文,高焕文. 玉米免耕整秆覆盖播种机的防堵装置[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03)
.
|
[6] | 于丽娟,高焕文. 旱地小麦免耕播种开沟器的研制[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04)
.
|
[7] | 廖植樨,邓健,谷谒白,刘向阳. 全方位深松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5,(01)
.
|
[8] | 杜兵,王耀发,陈佩芳,王兴文. 旱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5,(04)
.
|
[9] | 罗红旗,高焕文. 免耕播种机组合镇压器设计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
[10] | 王殿武,褚达华. 少、免耕对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2,(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