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刘爽. 中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秸秆降解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春兰. 内蒙古中西部山地主要林分类型的经营关键技术及其效果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3] 石文卿.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 2011 .
[4] 卢伟. 森林采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5] 杨芳.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4 .
[6] 毛健. 黄芪根的提取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和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5 .
[7] 刘伟. 毒死蜱、马拉硫磷和氰戊菊酯对蚯蚓、蚕豆毒性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8] 谈嫣蓉. 东祁连山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酶及养分的动态变化[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
[9] 马均.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cv.Hicksii)快繁技术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10] 孙亚凯. 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组合菌群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龚伟.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2] 贾忠奎. 北京山区油松侧柏生态公益林抚育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3] 张晓波. 草地早熟禾根际促生菌(PGPR)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4] 安慧. 子午岭林区典型植物生长的氮素调控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5] 姜海燕.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6 条
[1] 马春浩.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4) .
[2] 施清华.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4) .
[3] 罗宁,孙桂英,刘桂华. 不同人工林土壤水分涵蓄量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1999,(04) .
[4] 刘勇,刘光明. 黄土高原子午岭群落演替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8) .
[5] 张焱华,吴敏,何鹏,佘贵连,吴炳孙,韦家少.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4) .
[6] 肖春玲,张桂旺,邹小明,尹彩萍. 不同林地微生物的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7] 梁俊,李杨瑞,吴凯朝,莫磊兴,罗霆,游建华.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组培苗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8] 王国兵,阮宏华,唐燕飞,何容. 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
[9] 于学珍,路葵,李秀艳. 天童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变化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4) .
[10] 孔宁宁,曾辉,李书娟.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地形分异格局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