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梁晓. 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输日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李佳琳.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 2010 .
[3] 蔡倩茹. “标准型”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
[4] 陈可安. 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 .
[5] 黄宏宇. 海峡两岸农产品竞争力及农业合作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1 .
[6] 田万获. 浙韩日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7] 李海守. 中国入世后韩国企业对华农业投资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
[8] 连小璐. 我国农机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9] 杨立新.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指数测算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10] 张莉莉.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贸易研究(1871-1931)[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魏大治.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杨宏. 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3] 赵海燕.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4] 肖冰. 《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 2003 .
[5] 朴恩喆. 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6] 孙林.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7] 董银果. 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8] 黄满盈. 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
[9] 吕凤金.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
[10] 李轩. 贸易技术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0 条
[1] 程培罡. 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战略调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1) .
[2] 安海燕,洪影秋,王瑞. 我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3) .
[3] 滕静涛. 良好农业规范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执行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0) .
[4] 彭红斌.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
[5] 强磊,张二震. 日本贸易政策研究——从贸易保护到贸易自由化[J]财贸经济, 1999,(12) .
[6] 陈家勤. 近年国外国际经贸理论述评[J]财贸经济, 1999,(12) .
[7] 张海东.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 2004,(03) .
[8] 刘佳,陈飞翔. 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 2006,(01) .
[9] 李俊江,邓敏.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J]东北亚论坛, 2004,(01) .
[10] 小川雄平,许昌福. 地方性自由贸易协议[J]东北亚论坛, 20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