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 阚清华. 酱油多菌种发酵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 2010
.
|
[2] | 许波. 中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D]云南师范大学, 2004
.
|
[3] | 李莉. 提高发酵酱油蛋白质利用率及风味改进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
[4] | 刘春芬.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
[5] | 周剑. L-乳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初步优化[D]南京工业大学, 2005
.
|
[6] | 周利霞.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6
.
|
[7] | 肖怀秋. 高活力产中性蛋白酶细菌菌株的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
[8] | 魏亚琴.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D]兰州大学, 2007
.
|
[9] | 孙晓玲. 一株产高温蛋白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
[10] | 孟威.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6 条
[1] | 屈二军,索向阳,赵桢,陈兰英,谷令彪. 高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4)
.
|
[2] | 冯培勇,张婷,王艳杰.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株[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
.
|
[3] | 刘志祥,曾超珍. 响应面法在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09,(02)
.
|
[4] | 谢婧,林亲录. 豆腐渣综合利用加工技术[J]保鲜与加工, 2007,(02)
.
|
[5] | 钟浩,谭兴和,熊兴耀,苏小军,胡亚平. 糖化酶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保鲜与加工, 2008,(03)
.
|
[6] | 陈义光,李铭刚,徐丽华,刘祝祥,夏振远,文孟良. 新型物理诱变方法及其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5,(02)
.
|
[7] | 赵德英,张景宏,茌亚青,任志兰. 空白值的选择对糖化酶活力测定结果的影响[J]饲料工业, 1999,(11)
.
|
[8] | 马旭光,张宗舟,蔺海明,刘星斌,刘小飞. 黑曲霉产高酶活纤维素酶突变株ZM-8的筛选[J]饲料工业, 2006,(24)
.
|
[9] | 郑荣钦. 糖化酶生产的研究及其发展方向[J]抚州师专学报, 1994,(03)
.
|
[10] | 彭燕,李戈,陈秀贤,商瑞,曾会才. 链霉菌BM10菌株的诱变选育[J]广西农业科学, 2007,(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