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郝晨阳. 甘肃春小麦种质资源贮藏蛋白遗传变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2] 董中东.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量化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3 .
[3] 杨芳萍. HMW-GS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性状与抗条锈性的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4] 王建军.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7+8与17+18亚基的遗传特性和对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5] 任卫国.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6] 张容. 不同亚基组合小麦籽粒GMP和蛋白质组分形成特性[D]扬州大学, 2006 .
[7] 栗现芳. 利用优质亚基定向改良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品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8] 黄禹. 小麦谷蛋白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对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9] 王彦民. 波兰小麦对普通小麦改良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宏纪. 相同HMW-GS组分小麦品质差异原因及提高品质方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2 .
[2] 焦浈. 低能离子束介导大豆全DNA导入小麦后其蛋白质遗传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 2003 .
[3] 邓志英.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3 条
[1] 赵振东,刘建军,董进英,孟兰玉. 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1990,(06) .
[2] 贾效成,于振文,张永丽. 氮素不同底追比例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6) .
[3] 刘爱峰,宋建民,刘建军,吴祥云,李豪圣,赵振东. 山东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5) .
[4] 李玉莲,黄承彦.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5) .
[5] 管延安,李玉莲,王锡波,隋新霞,黄承彦,李根英,杨延兵.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5,(02) .
[6] 李冬梅,田纪春,翟红梅,张永祥. 小麦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3) .
[7] 孙学永,马传喜,林国平,占国民,蒋明权. 普通小麦SDS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2) .
[8] 李志敏,董中东,阎旭霞,杨秋云,崔党群. 弱筋小麦农艺性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
[9] 郭向萌,押辉远. 离子辐射诱变小麦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10] 程国旺,徐风,马传喜,王浩波,余增亮.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