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施金凤. 小儿肺炎与阳明内热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王上. 肺胃同治法治疗小儿食积外感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3] 赵学敏. 化疗药物对血液肿瘤患儿肠道菌群影响及微生态调节剂干预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1 .
[4] 葛金玲.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免疫和肠道微生态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5] 徐金燕. 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6] 张建. 免疫抑制状态下新西兰大白兔肺部真菌感染模型建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8 .
[7] 田志伟. 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胃肠积热)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 2008 .
[8] 牛辉. 消化道肿瘤患者肠道微生态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 2010 .
[9] 郝利科. 运动和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
[10] 肖文萍. 藏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王婷婷.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
[2] 李金莲. 中国蒙古马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进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
[3] 赵述淼. 猪源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4] 李旻. 人体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代谢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
[5] 陈磊. 狼肠道菌群生态及犬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和系统发育[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6] 刘铁钢. 基于肺与胃肠相关理论探讨银莱汤对食积肺炎动物模型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
[7] 赖少伟(Lai Siu Wai).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
[8] 乔艺. 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对小鼠肠道菌群改变与炎症反应的影响[D]江南大学, 2014 .
[9] 郭贺. 不同分娩方式婴儿肠道菌群对比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2 条
[1] 朱妤,姚敏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积热所致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2] 叶红,刘豫安,陈建双.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滞大鼠胃肌电活动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01) .
[3] 苏勇,朱伟云. 仔猪哺乳期和断奶后胃中细菌和乳酸杆菌菌群的变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6,(01) .
[4] 孙玉江,曹雁行,芒来. 浅谈马的营养需要[J]中国草食动物, 2008,(01) .
[5]The key procedures and advancement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alysis of DGGE[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7,(03) .
[6] 淡瑞芳,龙瑞军,张海涛,张欣,丁学智. 藏系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动态分析[J]动物营养学报, 2009,(05) .
[7] 高权新,吴天星,王进波. 肠道微生物与寄主的共生关系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 2010,(03) .
[8] 潘康成,陈正礼,崔恒敏,冯兴,盛琴,赵爽. 利用ERIC-PCR和PCR-DGGE技术分析喂服枯草芽孢杆菌肉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J]动物营养学报, 2010,(04) .
[9] 赵莹,娄玉杰. 日粮纤维对单胃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6,(19) .
[10] 淡瑞芳,张海涛,丁学智,张欣,龙瑞军. 藏系绵羊瘤胃古菌季节动态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程义勇,翟凤英,董菲,杨月欣,张兵,赵丽云. 营养学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 2010 .
[2] 陈德昌. 广谱抗生素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