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桑倩. 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机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0 .
[2] 杜言辉. 川芎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 .
[3] 张于. 老年痴呆中医研究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韦云. 从络病理论论治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2] 龙子弋. 基于证候要素的痴呆证候分型量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3] 文宰晟. 针药结合对气血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1 条
[1] 徐国龙. 试论祖国医学神志病证的病因病理[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01) .
[2] 余世春,琚小龙,段广勋. 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2) .
[3] 管叶明,唐巍,汪青松. 针灸治疗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 2009,(04) .
[4] 刘健,刘春丽. 老年期痴呆的辨证论治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6,(06) .
[5] 孙京华,钟萍. 血管性痴呆炎症细胞因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02) .
[6] 李素勇,徐辉,朱晓青. 阿尼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5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1997,(06) .
[7] 沙地克,刘远新. 银丹心脑通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MMSE评分的影响[J]北方药学, 2011,(08) .
[8] 张孟仁,郭赛珊. 补肾活血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J]北京中医, 1999,(06) .
[9] 吴宏生,单亚利,刘景. 补肾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08,(03) .
[10] 李杨帆,李丽. 络病理论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 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