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柳晓莉. 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07 .
[2] 温志辉. 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08 .
[3] 李宏. 环境温度对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4] 李云波. 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5] 尚显光. 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6] 周少华. 焦作矿区不同破坏类型煤的瓦斯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7] 田坤云. 大宁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07 .
[8] 陆漆. 不同荷载水平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9] 田晶. 纵轴式掘进机动态模型与动态特性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
[10] 罗陨飞. 煤的大分子结构研究——煤中惰质组结构及煤中氧的赋存形态[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魏风清. 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0 .
[2] 肖知国. 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 2010 .
[3] 刘超. 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4] 王振.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新的分类及诱发转化条件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5] 王超.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1 .
[6] 张群. 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模型及应用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2 .
[7] 张国辉. 煤层应力状态及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 .
[8] 殷开梁.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若干基础应用和理论[D]浙江大学, 2006 .
[9] 许友生. 用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多孔介质内流体的复杂动力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
[10] 张玉贵. 构造煤演化与力化学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8 条
[1] 刘明举,刘彦伟,何学秋,王恩元. 用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实验理论基础[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04) .
[2] 李均之,曹明,夏雅琴,毛浦森. 岩石压缩试验与震前电磁波辐射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82,(04) .
[3] 郭德勇,韩德馨,王新义. 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2,(06) .
[4] 龚敏,刘万波,王德胜,伍厚荣,陈太明,邱德才. 提高煤矿瓦斯抽放效果的控制爆破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03) .
[5] 郭德勇,范金志,马世志,王仪斌.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7,(07) .
[6] 谢振华,陈绍杰. 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7,(S2) .
[7] 尹光志,李晓泉,蒋长宝,李高帅,蔡波. 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模拟实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0,(07) .
[8] 杨仁树,姜琳琳,郭东明,岳中文.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repass Choking-up Treatment Adopting Blasting Method[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02) .
[9] 费鸿禄,赵昕普. 爆破振动对岩质边坡累积损伤影响实验研究[J]爆破, 2009,(04) .
[10] 于春华,陈彬,赵伟新,于春荣. 利用过滤电位估算地层压力[J]测井技术, 2004,(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郑哲敏. 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A]郑哲敏文集[C], 2004 .
[2] 谢晋珠,彭呈喜,袁强,欧阳冬华. 萍乡矿区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A]瓦斯地质新进展[C], 2001 .
[3] 杨威,李磊,马立强. 振动放顶煤技术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