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贾朝佩. 作物对外源硒的吸收效果及外源硒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赵学杏. 池州市水稻富硒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3] 张化. 锌、硒及其互作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锌、硒富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
[4] 刘云. 刚竹属竹子对硒的吸收规律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
[5] 于勤勤. 恩施富硒区硒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
[6] 吴露露. 海南杂交晚稻富硒品种筛选及其机理研究[D]海南大学, 2010 .
[7] 李佳. 硒对寒地水稻产量和稻米安全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10 .
[8] 管文文. 水稻吸收累积硒元素的特点及稻米富硒技术途径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耿建梅. 海南省稻田土壤硒的化学特征及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D]海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8 条
[1] 张静. 叶面肥及其在作物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7) .
[2] 赵学杏. 水稻叶面喷硒效应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6) .
[3] 徐文. 硒的生物有效性及植物对硒的吸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23) .
[4] 张瑞富,杨恒山,郑威,李宏. 叶面施肥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
[5] 刘燕,蒋光霞. 硒对铅胁迫下油菜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6] 李向阳,刘立军,胡一鸿. 叶面喷施硒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0) .
[7] 刘燕,蒋光霞. 硒对镉、铅复合污染下油菜重金属抗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
[8] 梁慧芬. 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1) .
[9] 杨莉,郑家奎,蒋开锋,杨乾华,张涛. 微量元素硒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08) .
[10] 成炳康,石晓阳,石磊,周长武. 安康市富硒高效大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