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李青竹. 马铃薯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在番茄中超表达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2] 单珊. 紫薯—小麦混合粉的性质及面条品质研究[D]江南大学, 2012 .
[3] 陈丽平. 香蕉饮料的研制及其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 2005 .
[4] 康琪. 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8 .
[5] 高秋萍. 紫心甘薯多糖的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6] 林华. 甘薯全粉制粉工艺及其应用于面包的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
[7] 郭亚姿. 甘薯膳食纤维物化以及功能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8] 李雯. 密花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阚建全. 甘薯糖蛋白的糖链结构与保健功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5 条
[1] 李祥印,谭道亮,王晓. 甘薯饮料生产工艺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2) .
[2] 李爱贤,刘庆昌,王庆美,张海燕,侯夫云. 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1) .
[3] 任雪梅,胡梅,周传静,王文特,吴裕健. 咔唑比色法测定掺假蜂蜜中果胶的含量[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3) .
[4] 田春宇,王关林. 甘薯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5] 罗傲雪,范益军,罗傲霜,何涛,刘静,淳泽. 石斛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6] 郭育东,单斌,李敏仪. 苦瓜多糖脱蛋白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7] 陈明,熊琳媛,袁城. 超临界CO_2萃取茶多糖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1) .
[8] 任韵,陆国权. 国外观赏甘薯的培育和应用[J]北方园艺, 2005,(03) .
[9] 谷宏,马涛,赵增煜. 高直链玉米淀粉可食性膜的研制[J]包装工程, 2007,(05) .
[10] 么宏伟,张学义,冯磊,吴洪军,谢晨阳,赵凤臣. 微波、超声波萃取技术提取松茸多糖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