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葛海霞. 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烟气流动换热优化与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1 .
[2] 胡保亭. 空气-水直接接触高效传热过程及设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3] 王丽.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换热器的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
[4] 丁美平. 聚四氟乙烯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6 .
[5] 孟嘉. 工业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6] 王爱丽. 滴状冷凝液滴微观特征及传热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7] 张花敏. 废旧轮胎低温粉碎中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0 .
[8] 刘林. 锅炉的能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2 .
[9] 房玉娜. 节能评估方法研究及(火用)分析在节能评估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12 .
[10] 孙胜. 入口烟道结构对旋风分离器烟道壁面磨损和分离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周兴东. 导热功能表面强化混合蒸气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2] 程延海. 改性换热表面污垢形成及凝结传热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6 条
[1] 刘福仁. 我国锅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
[2] 贾力,陈欣,李建树. 高效节能的冷凝型天然气锅炉系统[J]节能与环保, 2003,(01) .
[3] 孙金栋,贾力,陈铁兵. 烟气冷凝的环保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03) .
[4] 贾力,孙金栋,李孝萍. 湿烟气冷凝换热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02) .
[5] 郑宏飞. 自然资源的分析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6] 马建兴. 我公司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及探讨[J]玻璃, 2009,(02) .
[7] 刘重阳,刘贵昌,王随林,章强,王立达. Ni-Cu-P化学镀层的制备及其耐烟气冷凝液的腐蚀性能[J]材料保护, 2011,(03) .
[8] 丁琦,肖晓劲. 浅谈燃气供热锅炉采用热管技术回收余热的适应性[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5,(06) .
[9] 张玉梅,刘永志.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热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城市煤气, 1998,(03) .
[10] 王乃华,李淑英,骆仲泱,傅海涛,高翔,岑可法. 镍基渗层管表面实现珠状凝结的研究[J]动力工程,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