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潘腾飞.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在酸雨胁迫下Ca信号传递及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2] 王丽敏. 几种酚酸类物质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梁婵娟. 稀土铈对UV-B辐射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0 条
[1] 武德传,周广成,赵振邦,李猛,蔡世舫,徐茂林. 模拟酸雨对小麦生育后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5) .
[2] 徐苏男,张利红,陈忠林. 水杨酸对镉、锌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1) .
[3] 郭奇梅,孙吉雄,安渊,刘剑锋. 酸和铁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 2009,(03) .
[4] 王润元,姚桃峰,王鹤龄,赵鸿. 孕穗期模拟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1,(01) .
[5] 杨晓英,刘友良,罗庆云,刘兆普. 盐胁迫下野生大豆叶片中Na~+、Cl~-积累导致活性氧伤害[J]大豆科学, 2003,(02) .
[6] 李晓,冯伟,曾晓春.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 2006,(10) .
[7] 杨颖丽,杨宁,安黎哲,张立新. 植物质膜H~+-ATPase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 2006,(11) .
[8] 郭春芳,孙云.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7) .
[9] 柳参奎,张欣欣,程玉祥. “植物细胞内pH调控系统”是适应环境逆境的一个耐性机制?[J]分子植物育种, 2004,(02) .
[10] 冯宗炜. 中国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防治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 2000,(09)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缪国华,施丹平. 2007-2008年江苏南部酸雨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