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李萌. 玉米耐低磷产量因子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田华. 桉树4个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STS标记开发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3] 朱倩. 桂花‘天香台阁’花器官变异及其有关进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
[4] 王晓鹏. 玉米抗旱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5] 王静. 桂花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6] 胡江. 野牦牛、家牦牛及其杂交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7] 熊家军. 七种禽类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和鸡W染色体相对长度与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8] 姜艳喜. 玉米抗丝黑穗病及重要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 2004 .
[9] 蒋彦波. 苎麻微卫星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在苎麻组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10] 王春丽. 玉米穗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发育动态的QTL定位[D]河南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王召锋. 牦牛驯化和适应:线粒体基因组证据[D]兰州大学, 2011 .
[2] 马鸿艳. 甜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SSR标记[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3] 陈美霞. 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与SCAR标记的开发[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4] 决肯·阿尼瓦什. 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5] 李齐发. 中国牦牛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4 .
[6] 臧德奎. 桂花品种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7] 贺虹. 中国麦红吸浆虫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及基因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8] 毛凤显. 贵州和邻近地区山羊品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与考力代羊体重等性状的遗传连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4 .
[9] 郝转芳. 玉米耐旱主效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10] 张淑红. 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40 条
[1] 高新学,马龙波,都森烈,叶金才,王长明. 玉米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4) .
[2] 刘强,高新学,刘铁山,张成华,董瑞,郭庆法,叶金才,张春庆. SRAP技术在水稻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1) .
[3] 董艳敏,卢金东,刘栓桃. 分子标记技术在葫芦科瓜类作物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2) .
[4] 孙琳琳,蒋继志,李丽. 生物信息学及在农作物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0) .
[5] 谢玉英. 膜脂组成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6] 李晓毓,赵德刚,李丰伯. 一种适用于木本植物RNA提取的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3) .
[7] 韩国玲. 棕榈科植物海岛引种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5) .
[8]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6) .
[9] 朱美霞,李英芝,王建书,侯英梅,孟艳玲. 利用SSR方法鉴定棉花品种纯度[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 .
[10] 王林生,李毓珍,马晓玉. 植物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杂交制种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兰进好,李新海,高树仁,张世煌,张宝石.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