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 刘颖. 多年继代保存苹果组培苗繁殖特性及遗传稳定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2] | 孔刚. 福建杜鹃花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及其离体保存[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
[3] | 王刚. 百合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D]西北师范大学, 2002
.
|
[4] | 刘军. 菊花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
[5] | 刘佳. 花色调节基因Lc转化洋桔梗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5
.
|
[6] | 徐清燏. 5个重要菊花品种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
[7] | 崔刚. 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新模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
[8] | 张明姝. 菊花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
[9] | 刘倩倩. 中国大菊品种形态分类及细胞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
[10] | 王欢. 根癌农杆菌介导PCFH基因转化菊花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3 条
[1] | 孙庆春,郑成淑,丰震. 菊花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5)
.
|
[2] |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王晓慧,张承安,刘路. 大丽花花型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7)
.
|
[3] | 周静波. 无土栽培技术综述[J]安徽林业科技, 2008,(Z1)
.
|
[4] | 盛玉婷.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9)
.
|
[5] | 陈霞,罗世巧,段翠芳,曾日中. 高等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9)
.
|
[6] | 黄海波,淡明,郭安平,贺立卡.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
[7] | 田增胜. 薄层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形态分化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9)
.
|
[8] | 胡凯,张立军,白雪梅,崔玉娜,阮燕晔.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原因分析及外植体的消毒[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3)
.
|
[9] | 杨际双,范姗姗,李建国. 食用菊花花瓣组织培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
.
|
[10] | 鞠志新,李志清,宁显宝,刘畅. F_1大丽花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