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李洁莉. 猴头菌药效成分研究和猴头菌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D]南京师范大学, 2002
.
|
[2] | 黄晨阳. 同工酶和RAPD标记在金针菇菌株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
[3] | 孟宇. 糙皮侧耳的AFLP分析及多态性片段的鉴定[D]四川大学, 2003
.
|
[4] | 姬爱国. 八个绵羊种群的染色体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4
.
|
[5] | 贾定洪. 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及AFLP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
[6] | 应正河. RAPD、SRAP和ISSR标记在香菇种质资源的应用及其SCAR标记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
|
[7] | 张广庆. 应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红麻的遗传连锁图谱[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
[8] | 苗培明. TRAP在评价棉花种质资源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8
.
|
[9] | 陈天生. 利用TRAP标记分析甘蔗遗传多样性[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
[10] | 徐莹莹. 大白菜SRAP遗传图谱构建及抗软腐菌(Ecc-1-1)的QTL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6 条
[1] | 李艳红,李莉.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猴头菌新菌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2)
.
|
[2] | 张庆华,赵新海,钟丽娟,徐冲. 酯酶同工酶分析鉴别生产用平菇菌种真实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
|
[3] | 谢雪迎,任鹏飞,朱常香,宫志远. 24个香菇菌株的鉴定与分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2)
.
|
[4] | 陈文强,邓百万,丁锐,吴三桥,王建安,王智. 猴头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5)
.
|
[5] | 李守勉,李明,邢蕾,王俊玲,张殿生.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5)
.
|
[6] | 宗文,韩晓弟,高原,杨洋.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及菌种制作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
[7] |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 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7)
.
|
[8] | 刘晓红,蔡为明,叶爱华,何金铃,董伟. 杏鲍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
[9] | 杨振华,张靠稳,马爱瑛. 贺兰山紫蘑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
.
|
[10] | 凡军民,宋金耀,谢正林,周维凤. 杏鲍菇和鸡腿菇酯酶同工酶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