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牟会斌. 微型月季微繁体系的构建及组培生根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1 .
[2] 杨万霞. 青钱柳种子休眠原因及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3] 王宁. 冬青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6 .
[4] 刘义存. 微型月季的离体培养与试管开花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
[5] 张作梅. 微型月季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白锦荣. 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及抗白粉病育种[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6 条
[1] 宗树斌. 微型月季的组培快繁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3) .
[2] 王奎玲,唐启和,刘庆超,房慧旺,刘庆华. 山东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7) .
[3] 唐启和,王奎玲,刘庆超,房慧旺,刘庆华. 山东野生蔷薇种质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9) .
[4] 罗晶. 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提取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5] 邱远金,谭勇,王绍明,李鹏,成玉怀. 不同温度对蔷薇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6] 张明忠,单丽萍,毕建杰. 野蔷薇种子快速催芽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
[7] 刘庆超,王正加,王奎玲,梁树乐. 微型月季快速繁殖技术及产后管理研究[J]北方园艺, 2006,(02) .
[8] 蒲建霞. 微型月季组培快繁技术[J]北方园艺, 2006,(04) .
[9] 周家杏,曾丽,张永强,孙佳,赵子刚. 六个微型月季品种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 2008,(09) .
[10] 田新华,张建瑛,王艳敏,李晶,张妍妍. 紫枝玫瑰的生物特性与组织培养研究[J]北方园艺, 2009,(06) .